育好鸡雏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、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饲料搭配。
温度:刚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度—3度,因此保温工作非常重要。适宜的温度是提高成活率的保证。温度应控制在32度—35度之间,第一周温度要求达到32度—34度,第二周温度要求达到30度—32度,以后每周降温不超过3度,4周后20度即可。要随时观察温度变化,确保室内温度均衡。
湿度:雏鸡对湿度的要求较高,10日内湿度应控制在60%—70%,10日后控制在50%—60%。湿度过大容易抑制机体的水代谢,诱发球虫病和霉菌病;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鸡脱水,绒毛脆落,消化不良,室内灰尘增多,诱发呼吸道疾病。
通风:雏鸡体温高,呼吸快,代谢旺盛,必须注意通风换气,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过高,直接危害雏鸡的健康和发育。
光照:光照对雏鸡的骨骼发育和消化有重要作用。3日龄内的光照应保持23—24小时,4日龄—3周龄每天要保持12—16小时的光照,4—6周龄每天的光照应保持10—12小时。
育雏前的准备:包括修建育雏室、准备网床或平面育雏、消毒等。网床育雏适合规模养殖,平面育雏适合刚起步的农户。
饲料搭配:选择高质量的饲料,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。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谷物(如玉米、碎米、小麦)和蛋白质来源(如豆饼),适当比例的动物性饲料(如鱼粉、骨粉)也很重要。
饮水和食物:接回的雏鸡应让其充分饮水后再开食,饲喂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。开食应在鸡群饮水后2-4小时进行,少喂勤添。
卫生和防疫:定期清洁和消毒育雏室,做好预防免疫工作,防止病原体侵入。
温度控制:适宜的温度是提高成活率的保证。温度偏低会导致雏鸡叠压死亡,温度过高则会使雏鸡远离热源、张口喘气、饮水增加。应随时观察温度变化,确保室内温度均衡。
湿度管理: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球虫病和霉菌病,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鸡脱水、消化不良。通过控制饮水器和地面洒水来调节湿度。
通风换气:保持育雏室内的空气新鲜,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过高,危害雏鸡健康。
此外建议在日粮中添加些壮骨宝,可以增强骨密度,预防瘫鸡,减少雏鸡死亡率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帮助养鸡朋友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,从而实现科学养鸡,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!